如何破局地产商的全屋智能需求(下篇)

2020的地产全屋智能

2020年,住房不炒仍是主旋律,地产商的主要节奏就是降低成本与经营可控。虽然在批量交付的精装房中,许多已经预装全屋智能,推动了前装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化,但市场规模仍然较小。

目前,地产商已认识到软硬装没有太大差异,集体觉醒开启数字化转型战略,智能逐步融入精装理念,通过全屋智能项目赋能精装楼盘。通过全屋智能加强产品力,来提升小区与楼盘的品质,提升住宅的售卖竞争力。未来精装修的拼杀焦点,一定围绕全屋智能注入的革命性体验。

在更激烈的竞争拼杀下,市场窗口最好的销售手段之一是智能化,用科技手段让住宅回归居住属性,通过全屋与社区的智能化落地,让业主的生活时刻在线化、场景化与服务化,让数据在社区的墙内与家庭的屋内流动,支撑地产降本增效的时代愿景。

智能家居圈一直寄希望于通过智慧地产的规模化来引爆行业,因为如果智慧地产通过规模化的全面普及将会起到示范效应。

2020年,精装比例将提升至50%以上,其中全屋智能配套也会有小幅增长。增长预期基于地产商不会取消或大面积简配智能家居,但工期可能会延后,会影响B端全屋智能的爆发点延后。

合理控制成本植入智能,提高地产项目的开发效率,增加溢价空间,嫁接后期运营应用,都是地产当下的必修课,也是长期的扼候瓶颈。

从屋内全屋智能、到社区再到地产或物业总部,将分布式AIoT平台统一到一个中心平台中,使得各项服务与场景形成协同联动,呈现给业主端一个高频的超级系统是终极目标。

供需错配

智能家居企业与地产商合作全屋智能项目,已经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磨合过程,主要设备上新的磨合和后期商业模式的探讨,总体看,2020年的当下仍然处在磨合期。

面对智能客厅、智能卧室、智能厨房、智能书房、智能阳台、智能庭院等场景,控制系统、智能安防、智慧照明产品,都可以通过地产的前装集采,厂家可以直接触达地产的全屋智能业务,前端搭建的系统通过预留接口,后装接入智能影音、智能冷暖、智能硬件、智能家电等设备。

稳定性是第一道红线,虽然有线施工部署难度大、成本高、维护难,但是开发商只要可以采用有线的智能,一定会采用有线的智能化方式,同时近几年流行的无线全屋智能系统,让产品、方案设计与施工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当下无线全面推动着地产的全屋智能进展。随着产品更新迭代越来越好,开发商融合全屋智能也会越来越方便。

因为地产商需要精准击中业主的痛点,满足用户的智能化心理预期,切实让业主体验到智能带来的生活变革,也是房地产商对智能化的核心诉求。项目必须使用类似于智能锁的痛点性产品,例如如果语音面板等设备用户不会用,各种照明场景用户低频使用,这就是功能性的暂时性错配,需要等到用户习惯培养与产品痛点迭代,地产商才会踏踏实实大面积推广。

除了设备痛点供给以外,企业也难以支撑全国性的大规模落地安装,技术与服务两大因素,在短期内错配阻碍当下规模化应用发展。

地产选择自建服务团队、培育代理商团队、厂家合作服务团队或第三方服务团队,进行共同联合的打造,但是住宅的生命周期长达70年,但大部分智能家居企业多为初创企业,成立都在10年以内,地产商与服务企业需要建立信任力,进行长远合作发展,一起砥砺前行、携手共赢。

同时,智能家居品牌没有很好的龙头品牌,目前难以利用自身品牌含金效应,帮助开发商创造溢价能力,未来房企将更加偏向于有流量互助的全屋智能企业共同打造智能家居。

同质化下的全屋智能系统价位依然不高,所以智能厂家与地产商因为小批量的楼盘磨合,利润上都暂时较为痛苦,但只需要全国地产进入规模化的快车道,一定可以薄利多销,实现巨额的利润规模。

总体来说,全屋智能的同质化严重,但是目前很难避免同质化,当下地产商之间拼的依然是,入局早、产品研发迭代快、功能专注性、批量交付能力与后期运维能力。

除了外部错配因素以外,还有地产商企业的内部错配。地产内部存在资源和技术互通性和共享性问题,例如地产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与集团内部业务人员磨合度不高,各功能模块缺乏数据贯通,专业术语不对口,信息不对称,内部需要对全屋智能与智慧社区进行系统性教育培训。

变现

地产全屋智能是通过B端交付完成以后,才开始服务C端客户,然后延伸到后期的到家服务。变现获取利润的方式,一是增加住宅售卖的产品力,二是通过服务运营+内容运营进行收益获取。

地产的全屋智能与智慧社区的搭建,将彻底从一次性售卖转型为终身运营,开发/销售为主的销售模式,发展成为以运营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方式,通过业主从家居到社区的全生命周期商业化运营保持利润。

具体来说,与智能家居集成市场一样,随着产品端价格的降低,服务的利润比重会增加。地产住宅市场也将一样,目前地产的业务重心依然是前端的房子销售,而非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营,智能化全面应用后,即便是房子限价,依然可以通过全盘运营获取利润。

地产商需要统一室内、社区内、社区外用户的数据,借助AI算法等技术打通信息孤岛统一ID,在统一的设备层上实现完整的一体化服务运营。外部O2O、电商等业务与数据的对接,O2O/电商企业需要付费给地产商,共同提升业主的体验。掌握社区与住宅内的需求,就可以实现精细化的营销服务,从粗犷模式转为精细模式。

例如疫情期,O2O外卖被卡在社区门口,就是因为地产商没有业主的外卖数据,也无法判定是否为健康家庭的购物需求,只能让饭冷在社区保安处。一旦地产全屋/社区与周边商业数据打通,外卖小哥和外卖数据会导入到物业和业主系统中,外卖小哥通过人脸ID认证,会畅通无阻的进入到社区门禁、单元门禁、自动呼梯,最终到达用户家中。

多品牌互联互通

目前随着5G、边缘网关、云计算、AI与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让地产商对设备的选择余地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投入成本也将降低,也让本地的全屋智能体验更流畅。

目前随着AI、大数据与云端的协作,子设备加入可以突破多品牌限制,场景后期可实现无缝任意组合,固件随时在线升级保持系统崭新如初,后装设备可以任意添加。

地产商除非全部自研设备与系统,否则外部合作采购一定会进行多品牌合作,而不是采纳一个厂家的完整打包,通过严格甄选测验进行产品库的储备。

地产科技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及背景,可以集百家之长融入到自己的核心系统中,可以避免项目缺少某个品类的设备,也可以避免部分设备不好用的问题。

地产商只需要搭建好互联互通的中台系统,让跨品牌设备的控制性与联动性大大提升,为快速发展储备力量,就可以随时替换设备,保证项目周期与后期的稳定性。

目前地产的全屋智能项目,80%关注标准化解决方案,20%关注个性化定制方式,构建全屋智能的标准体系,通过完整的解决方案复制到全国楼盘中,快速复制是为了提高全国项目周转速度,在场景组合搭建上,更加灵活化与定制化,并在服务上保持持续跟进,保证用户在购买后的使用率与服务到位。

地产全屋智能的未来

随着地产智能化浪潮未来逐渐回归理性,最终能够通过可量化的实际效果,为地产商实现“降本增效”的智能化产品或服务将会赢得最好的市场资源。

让业主住的更舒心、更便利,是每个地产开发商的初衷,智能化带来的生活方式的便捷与革新,以居住为中心打造生态系统,从空间提供商转变为空间运营商,是时代下地产商们不忘的初心。

无论全屋智能设备商面对地产商,还是地产商面对终端购房者,都需要搭建全屋智能的线上模拟体验和展示的方案。地产线上销售受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改变会增长更好,但全屋智能板块短期内,依然需要教育客户、引导客户、培育客户,2020年全屋智能楼盘依然不能过于乐观。

无论是精装修房产项目合作、样品房项目合作、楼盘交房定时展示,全屋智能企业与地产商的合作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业主,所以良好的落地一定是终极目标。未来落地项目的数量积累以及标杆项目的经验积累,都将成为衡量智慧地产产品力、服务价值的核心指标。

典型案例

在去年的上海国际智能家居展(SSHT)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智能家居企业,针对地产商推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立林智能家居品牌LuxDomo(力德迈)全屋解决方案,倡导环保节能新主张,系统的负载控制、能源管理功能,可以让业主合理使用并管理能源,创造融入自然、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住宅环境。

控客深耕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聚焦住宅、酒店、公寓、办公等多个领域,先后与绿城、万科、碧桂园、雅居乐等全国知名地产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并进行方案全国落地,成果斐然。

狄耐克已经与华润地产、世茂地产、龙湖地产、绿地地产等几十家家百强地产达成战略合作,并积极配合地产商们的需求,推出了智慧社区、生命住宅、科技住宅、数字家庭等理念下的相关配套产品。

看地产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到SSHT 2020!

无论是地产商、设备方还是第三方平台,都纷纷推出了针对性的智慧地产的家居/社区解决方案,2020上海国际智能家居展(SSHT)上,将会看到最先进且最详细的方案展示。

SSHT作为智能家居行业多年的风向标展会——2020上海国际智能家居展SSHT(9月2日-4日),国内智能家居行业最专业的综合性展示平台之一。

2020 SSHT还将覆盖家庭影音及娱乐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家用暖通和新风系统、家庭安防及楼宇对讲、智能遮阳及电动窗帘、智能家电及智能硬件产品等。

相关知识

如何破局地产商的全屋智能需求(下篇)
抢占智能家居新蓝海,如何从苹果与小米中破局?
服务南京3000+家庭,鸿雁全屋智能落地苏宁·威尼斯水城
“破局之战”兔宝宝全屋定制线上品牌发布会即将启幕
行业观察|全屋定制业务年均增长率破428%,解读我乐家居的红海突围法则
全屋空气净化器破局者来了!SoleusAir舒乐氏缔造高品质呼吸
冰冻时点下,房企营销如何破局
为什么说建材行业需要破局,又是谁在破局?
智能家居升级 全屋智能可实现
好享家舒适云携手地产服务商零颗米,为3000户家庭提供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网址: 如何破局地产商的全屋智能需求(下篇) http://m.zx3q.com/newsview18038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