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一流综合交通体系——深圳“十四五”规划系列思考
文/王国文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十四五”期间深圳市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引领迈向第二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继续先行先试、创新引领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打造国际一流综合交通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十四五”规划中占有较大的“权重”。为什么要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交通体系?这里面有三个主要背景。
首先,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交通系体系,是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40年,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央深改委批准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其内在要求,就是要继续先行先试,就是要做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在综合交通体系里怎么能做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就是要有发达的海陆空铁基础设施、高度连接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高度智能化、低碳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就在几天前,深圳公布已经率先进入5G时代,深圳成为全球第一个5G城市,这就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综合交通体系如何做到这一点?这是十四五期间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
另外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要做大湾区核心引擎,这个核心引擎,需要综合交通体系如何支持?如果没有很强的基础设施能力支撑的话,深圳的引擎作用是发挥不出来的,就只能自己和自己做,对外辐射和影响力是达不到的。
第三个背景,就是颠覆性技术的影响和冲击。如果说新冠疫情、贸易摩擦对综合交通体系的影响还有点远、不是那么直接,真正和综合交通体系相关的是技术应用问题。前面说了5G时代,将进入全面应用时期,还有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颠覆性技术与综合交通体系的融合,将是影响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综合交通发展的重要技术因素。
如果从这三个方面的角度来讲,深圳的综合交通应该怎么做?现有的思路有四个定位:一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典范,二是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范例;三是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标杆;四是面向未来交通科技创新高地。从上面三个背景来考量,这样的定位是合适的,但是,需要有具体的手段和强有力的措施。
海陆空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架构。深圳“十四五”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二、建设“一市多港”空港体系 扩大国际国内辐射影响力
空港是高效率、大空间范围人员往来和高价值产品货物运输的主渠道。从国际影响力、国际辐射力来说,空港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十四五”的未来五年里,现有的宝安机场将完成第三跑道、卫星厅、第四航站楼建设,客货吞吐能力将显著增强,但仍不能满足大湾区、先行区建设的需求。在十四五期间,深圳将进入双机场、四机场时代,形成“2+2“的机场格局。双机场指的是深圳宝安+惠州平潭机场。如果深圳能把惠州的平潭机场作为深圳的第二机场进行建设运营,两个机场用轨道连接起来,“十四五”期间深圳就可以进入双机场时代。目前,广州已经在规划建设第二机场,成都天府新机场已经处于在建过程之中,深圳“十四五”要补齐航空港的短板,进入双机场时代。另外两个机场,就是樟坑径直升机机场、深汕通用机场。这两个机场应考虑提升能级,就是要研究考虑能不能升级为作为支线机场。还有,就是要考虑规划建设前海水上机场、深圳湾水上机场、大鹏湾水上机场,将海上航空旅游和直线运输相结合。
要做大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在海港方面,国际航线在过去十几年里已经奠定了深圳作为全球基本港的地位,一直保持前四、前五的位置。反观空港国际航线覆盖,差距就大得多。成都上半年成了全球第一大客运机场,旅客吞吐量第一,什么原因?除了疫情影响因素降北京的飞机先到成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成都花大力气拓展引入国际航线。成都还提前谋划天府机场,其规模和影响力要与迪拜新机场平起平坐,在天府机场建成之后,可以想像规模和影响力还要翻倍。深圳国际航线的拓展力度比成都小多了。其中一个案例,深圳飞西雅图的洲际航线,由于补贴退坡而停飞。国际航线如何维持政策支持的力度,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加快建设深水泊位 打造国际中转港
海港是全球货物贸易运输的主渠道,港口在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深圳需不需要港口立市?如果需要的话,就要把港口继续做实、做大、做强。怎么办?要加快东部港区20万吨深水泊位的建设,目前深圳只有东部盐田港区有这样的能力。西部港区的重点是铜鼓航道扩展,铜鼓航道是西部卡脖子的工程,要强化深圳港在大湾区和全球枢纽港的地位,航道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短板应尽快补齐。
做大海港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发展国际中转业务。未来五年的吞吐量从哪儿来?深圳这么多年以来,90%以上的货源来自于200公里的半径内,这是珠三角作为世界工厂的情况下。如果珠三角加工制造产业外移、高附加值产业比重提高,港口吞吐量的增加很难持续。
怎么办?要做中转的文章。新加坡、香港作为国际贸易港,做的都是国际中转的文章。深圳这么多年都没做起来,和厦门比,和广州相比,国际中转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国际中转、两头在外是需要政策上给力的地方。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吞吐量结构的变化。从历史上看,过去30年深圳港口都是以出口重箱为主,进口占的比例将来会均衡化,“十四五”期间将会出现进出口重箱的比例平衡的情况。
提高港口铁路连接度,是巩固深圳基本港地位、强化“一带一路”枢纽能力的关键举措。欧洲港口新建的规划,铁路疏港比例达到65%,其余30%是内河疏运,公路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东部盐田港区具备铁路进港的条件,但平盐铁路以前规划设计的双线双层的条件已经没有了。盐田三期要考虑铁路直接进港再重新规划双线双层进港能力,争取铁路疏港重箱占比达到35%以上。
可以把东部的陆路交通进行大的改观。铁路和港口衔接能力的高低是枢纽能力发挥非常重要的手段。南沙港具备很好的铁路接入条件,现在连接西部港区的平南铁路已经部分拆除,已经没有办法再连接了,东部港区的轨道双线双层的支线设计还是很重要的。西部港区怎么做?目前只能通过驳船运到东莞石龙铁路枢纽,从那儿再上铁路。驳船费用不是很高,两头装卸的成本高一些。
高港口铁路的连接度,提高铁路疏港的比例,如果“十四五”铁路疏港占到35%重箱,我们对排放、城市拥堵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一直困扰盐田后方陆域的交通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四、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拓展大湾区内外辐射体系
轨道交通是深圳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外部、内部,满足大流量、低排放客货运需求的主渠道。“十四五”期间深,圳的轨道交通将会成为投资的重头,主要是高铁和城际铁路。高铁主要的线路是赣深客专(深圳段),深茂铁路(深圳-江门段),光明城铁、深汕、广深、深肇、深南、广深超高速磁悬浮试验线,平湖国家铁路枢纽。城际铁路方面,主要建设的线路包括中南虎城际、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深莞增城际、常龙城际、深珠城际、深惠城际、新增深中城际、深汕城际。需要关注的是深珠城际和深中城际,这是深圳向珠三角和大湾区西部的辐射带动的关键通道,“十四五”需要加快深珠和深中城际的规划建设。
铁路客运枢纽将形成“五主四辅”的格局。货运枢纽主要是平湖国家铁路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已经做成了“一带一路”年最大的铁路港,深圳作为国家规划的十八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一直没做出来。“十四五”期间,平湖铁路枢纽作为国家级货运枢纽将发挥作用。另外就是深汕枢纽,深汕合作区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的枢纽,除了高铁还有小漠港发展建设,还有深汕的通用机场,是海陆空铁立体的节点,我觉得应该重视一下深汕枢纽的建设问题。
深圳将按计划加大地铁网线建设,并扩大深圳地铁系统和穗莞惠地铁系统的衔接。轨道交通把这些都加在一起会是很庞大的投资体量,这些在“十四五”期间大部分都能建成,都可以见到成效。
五、重视城市货运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做了很多“人”的文章,但对“货”的运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十四五期间,要强化城市、都市区货运物流通道体系、城市配送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随着电商快递的发展,我们不希望看到满街都是快递的分拣、遍地都是单车的情况。如果城市的货运基础设施不能够适时规划建设,恐怕很难满足未来大都市发展的需求。现在快递很多都在城中村里、临时场地在作业。
货运通道体系,从公路上讲首先要强化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体系。另外,就是强化深圳机场、前海和宝安机场的绿色通道,把两个机场的快递物流连起来,这条绿色通道还是很重要的。
十四五期间,要规划建设三级城市物流配送基地体系。原来深圳规划了六大物流园区,现在看,平湖物流园区很多物流用地已经变更了用途。前几年,我们做初步调查的时候发现深圳缺标准化的城市配送仓库面积300万平方米,现在看来这个缺口还会变大。没有都市配送体系,疫情来了应急的物资要储备,老百姓食品的配送、电商的配送,如果没有常规、永久化的基地,人口增加密度提升以后影响是非常大的。“十四五”期间把城市三级配送中心体系明确下来。
六、加大新基建与综合交通体系深入融合 实现科技引领
新基建与综合交通体系深度融合,要建国际一流的智慧交通ITS体系。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都是新基建的主要技术手段。深圳已经完成了4.6万5G基站已经布设完成,5G要充分融入机场、港口、轨道交通领域,再就是进入V2V(车对车)、V2I(车对路)、V2P(车对人),我们也可以把车载做起来,打造5G化的ITS智慧交通体系。新基建和交通体系深度融合可能是深圳“十四五”综合交通的亮点,深圳可以做样板、做标杆。深圳已经做成了全球第一个5G城市,“十四五”要要打造全球第一个5G综合交通体系,这就是新基建和综合交通体系的融合。
建设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现在看海事、交警、交委各是各自的系统,深圳尚未建成单一窗口。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没实现得了,主要是数据主权,谁都不想把数据给别人共享。现在有了区块链的技术,不需要动数据的主动权,用区块链的技术,把在不同的数据主体上的数据通过应用的需求串联起来,这是可以做的。目前技术成熟了,新加坡已经把口岸单位用区块链做起来了,他们用的是超级账本的平台。
上图是上海21个单位共建的上海ePrto单一窗口的平台,如果用区块链的方式进行检索和连接,可以避免动数据主权同时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和安全性。
上图显示的是深圳的手机数据、地铁数据和出租车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人群的密集和动态的趋势,既可以预测交通的拥堵和铁路站点的设计,还可以对基础设施的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我们生成了城市物流配送需求的热力图,紫色是货运密度最高区域。
车载的大数据应用也有广阔的空间。这张图显示的是车用过去四年30万辆的车载大数据,预测粤港澳大湾区货运物流枢纽的生成,车载数据可以直接从OD的矩阵导出现实的图,可以看到深圳东西向交通占到的量是最高的,南北向中部占得比较高,还有宝安、盐田一些节点,用交通大数据可以很好的指导未来交通的规划。
七、建设绿色综合交通体系
深圳的综合交通体系要智慧化,也要低碳化。首先要建立综合交通碳足迹的记录体系。我们要做最绿色的交通,我们要研究绿色港口、绿色机场、绿色公共交通、绿色货运物流,主要是把碳足迹记录下来。交通的排放对制造业、对所有的客户进行连带的记录,用实时的记录做真实排放交易,会改变以往配额制的碳排放交易。
这是落基山研究所做的重塑能源的部门路线图。未来减碳的数量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实现,绿色交通体系里
结论
什么是国际一流的综合交通体系?就是要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国际一流的综合交通运营体系,国际一流的智慧交通体系,国际一流的绿色综合交通体系。
//王国文所长于2020年8月19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与马洪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深圳“十四五”规划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关知识
建设国际一流综合交通体系——深圳“十四五”规划系列思考
中国·光年城城市展示中心正式亮相 “十四五”建设计划全新起步
【楼市】秦虹:解读“十四五”规划,展望房地产发展新格局
“名家齐聚,双展联动” CBD家居携创新产品强势出圈
傅厚民André Fu家居设计品牌亮相家天地北京旗舰店
组合多变,新鲜不变 | 日立KW系列变温冰箱全新上市,开启创意新生活
箭牌家居集团卢金辉:聚焦智能化定制化,开创智慧生活空间
宜家中国|聚焦可持续和可负担 与消费者共同探索“家的无限值”
不一样的白色瓷砖,安华瓷砖推出密斯现代砖系列
2020中山红木经销商大会,聚焦三大机会不可错过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2470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5909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5876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413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3927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1936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0401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37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177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