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三季度消费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行业发展压力,引导和扩大居民消费,刺激经济复苏,自3月份以来,全国共有30多个城市宣布发放消费券。其中,广东省已经有深圳、佛山、珠海、江门相继跟进发券。沈建光博士近期接受了《南方日报》采访,就疫情冲击下如何用好“消费券”表达观点。

  沈建光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解禁,消费在二季度已逐步具备一定恢复条件,而三季度开始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建议将“消费券”的使用期限向二季度末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倾斜。

  4月7日,南方日报发布《沈建光:二季度是投放“消费券”的最好时间窗口》一文,详解“消费券”的使用问题。

  以下为全文:

  中国财政逆周期调节空间更大

  南方日报:目前疫情防控趋势日渐向好,企业正在争分夺秒抢复工复产。您如何看疫情对于经济带来的影响?应对疫情冲击,政策如何发挥逆周期的效果?

  沈建光:3月伴随着疫情有所控制,复工复产活动加快,但整体来看,预计一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展望全年,虽然国内经济会有所恢复,但考虑到海外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全球贸易、旅游、商务交流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也会让全年经济增长承压。

  面对这种情势,宏观政策多重发力。我认为,应对短期疫情冲击,重要的是采取必要配套社会公共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以及时纾困,防范因金融资产恐慌性抛售造成流动性危机,防范企业停工造成结构性失业加剧,居民收入下滑,进而拖累消费和投资。具体来看:

  第一,发挥积极财政作用,提高赤字率。危机之下,财政政策的作用不容忽视。美国已经推出2万亿美元紧急经济救助计划,德国亦推出7500亿欧元财政刺激计划。相对于欧美,中国的财政空间更大,应允许财政赤字明显扩大。同时,当前全球避险情绪高涨、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较强,可考虑发行一定量的特别国债。另外,考量央地分担机制,亦可考虑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援地方重点支出。

  第二,货币方面,大幅降准降息的空间仍在。目前中国的利率和准备金率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仍属较高水平,疫情冲击下,国外主要央行集体量价宽松,令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扩大。考虑到银行负债端压力不断积累,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也是可能的政策选择。

  第三,扩大“消费券”“现金券”使用范围。从传导机制的特点来看,相对于传统需求管理政策,“消费券”目的更明确、作用更直接,同时乘数效应也更大,往往能取到不错的效果。当然,如果考虑到失业人群与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有针对性地发放“现金券”也可以作为政策选项。

  第四,积极发挥基建投资的托底作用,新老基建并举。基建对于托底当下中国经济至关重要,一是推动因疫情耽误的存量项目尽快复工复产、补齐进度;二是加快推动规划一批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基建项目;三是重点加快投资回报率较高、可为未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的“新基建”领域投资;四是继续大力弥补传统领域的不足,加大在交通运输、冷链物流、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方面的投资力度。

  第五,继续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疫情期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密集出台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我建议,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在更长的时期内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增加居民当期可支配收入、抬升居民消费意愿,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也会带动其自身的消费性支出。

  第六,在“房住不炒”基调长期不变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解决首套刚需购房需求,以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等方式,释放部分消费潜力,稳定投资。同时,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特别是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供给,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应针对性用好“消费券”

  南方日报:从近期以来,国家各部委接连出台政策、释放信号,将扩大消费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在消费复苏方面,我们有哪些可行办法?

  沈建光: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同比增长8%,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所以,稳经济就要稳消费。此次疫情对消费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根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1-2月名义社零同比下滑20.5%。因此,我建议,为提振消费,可以考虑将“消费券”作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选项之一。当然,也要对政策的实施方向、范围与细节进行合理设计,对其实际效果、可能造成的财政压力等副作用进行谨慎评估。具体而言,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消费券”政策应配合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否则实际效果必然受限。当前供给侧的冲击恐怕更大,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意味着单纯依靠“消费券”政策是不够的,提振需求之外,供给侧也应当跟上。如不顾供给侧的情况而发放“消费券”,理论上存在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胀的风险。

  二是“消费券”政策的设计不应忽视对实施细节的考量。需要指出,“消费券”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其能够真正被用于消费,而非其他用途。如1999年日本的“地域振兴券”因有些地方印制得过于精美,造成民众争相收集而不拿去消费,反而变相增加了居民储蓄。

  三是全面派发“消费券”不现实,应关注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特定人群。“消费券”的发放规模应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避免过度透支。例如,应考虑向重点地区(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特定人群(如中低收入与收入不稳定人群)倾斜;应分情况、分阶段有针对性地鼓励重点产品消费,例如,疫情有效控制之前,防控措施使餐饮、旅游等很大程度上不存在消费条件,而生活必需品、家电、汽车和线上零售相关品类可能是较好的刺激点。

  四是财政分担机制也有待明确。发放“消费券”将不得不靠财政承担,财政出资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分配值得探讨。当前减税、基建、债务等问题已经对地方政府财政带来较大约束。在地方财政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最终可能不得不由中央财政承担部分“消费券”的补贴。压力之下,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困难要有准备和安排。

  消费券的使用要兼顾稳增长和保民生

  南方日报:短短一个多月,全国17个省份30多个城市公布将向市民发放“消费券”。应该如何用好“消费券”刺激消费?

  沈建光:从传导机制的特点来看,“消费券”相对于传统需求管理政策,其目的更明确、作用更直接,这一点满足当前中国的实际需求。当然,“消费券”政策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市场往往担心透支未来消费;但就中国内地而言,对这一点尚不必过于担心。原因在于,疫情冲击之下,中国当前消费需求的下降并非居民的主动选择,而是防控要求之下的无奈之举,疫情期间的大量消费需求实际上是被隐藏或压缩的;尽管大量服务消费需求(如餐饮、旅游、文娱等)可能就此沉没,但隐藏的部分实物消费需求却可以被重新激发和挖掘,如家电、汽车、服装等品类,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居民未来消费的透支。具体而言,建议:

  一是合理设定“消费券”的使用期限和发放时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解禁,消费在二季度已逐步具备一定恢复条件,而三季度开始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原则上我们建议将“消费券”的使用期限向二季度末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倾斜。

  二是“消费券”的种类设计和发放范围应兼顾稳增长和保民生两个方面,既要考虑照顾餐饮、文娱、旅游等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以稳定服务业增长;也要使“消费券”政策能够发挥一定民生保障作用,重点向困难人群(尤其是疫情)的生活保障需求倾斜。

  三是科学安排“消费券”的发放金额和资金来源。实施“消费券”政策,必然需要地方财政付出“真金白银”,财政收支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政府的实施能力。这要求地方政府谨慎评估其财政承受能力,根据当地经济恢复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消费券”的发放金额。

  四是中央应协调好财政分担机制,对重点地区给予支持。需要中央层面进一步协调好央地财政的分担机制,对重点省份和地区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以突破地方财政的限制。

  除建议地方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消费券”政策之外,当期也有必要在全国层面再次针对家电、汽车等大件耐用品制定专门的消费提振政策。

  广东可在5、6月份加大“消费券”投放

  南方日报:对于广东来说,在消费复苏方面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沈建光:应对疫情冲击,未来首要任务仍然是做好疫情的防范与控制,尽量缩短疫情冲击的时间。另外,采取必要配套社会公共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以及时纾困,防范因金融资产的恐慌性抛售造成的流动性危机、防范企业生产停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攀升、收入下滑进而拖累消费、投资等连锁反应。

  针对消费复苏方面,仍建议可以针对大量消费者发消费券,尤其5、6月份如果疫情进一步受控且没有反弹,市场消费行为进一步恢复的情况下,可以发消费券。

  同时,广东应该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引领消费升级,比如发力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线上看房、在线娱乐等,激发了新一波消费需求。

  南方日报:如何发挥消费信贷支持新型消费和消费复苏?

  沈建光:本轮疫情冲击下,国内消费业态呈现更多新的变化趋势,其中一大亮点是线上线下密切融合的新消费模式蓬勃发展,线上零售、医疗和教育等场景异常火爆,为消费信贷提供更多场景化的服务机会;与此同时,消费金融行业加速业绩分化,过度依赖线下场景和缺乏核心风控能力的部分机构经营压力加大,市场面临新一轮整合。我认为,未来应该发挥好数字科技企业消费金融支持的作用,利用技术优势,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做好风险定价、实时风控等,发挥消费信贷支持新型消费和消费复苏。

(责任编辑:徐帅 )

相关知识

沈建光:三季度消费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沈建光:9月需求回暖,经济反弹结构优化
出乎意料!调查显示美6月新建房屋销量出现报复性反弹
沈建光:经济延续复苏态势
五一长假四大猜想 报复性消费会如期而至吗?
五一长假四大猜想,报复性消费会如期而至吗?
经济学家沈建光:防止去全球化演变成去中国化
中疾控专家曾光:疫情已出现局部反弹
618将至,冰箱行业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吗?
“报复性消费”来了吗? | 房市很有趣

网址: 沈建光:三季度消费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http://m.zx3q.com/newsview1426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