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凸显 优秀学生仍抢手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成为“最难”的一届。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人,与去年相比多了40万人,再加上疫情的冲击,导致今年大学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在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全国20余位应届大学毕业生之后发现,今年找工作确实不易,不过优秀学生仍是就业单位的“抢手货”。
就业高峰下众生相
于洪(化名)是国内某高校2020届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今年年初以来,于洪一直通过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找工作。“总共投出了大概30至40份简历,也有一些公司给了回复,但都不是很理想。”于洪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合适的工作真难找。”
之前有几家北京的公司打算聘用于洪,月薪大约是3000元至4000元的水平。于洪认为,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3000元至4000元的月薪扣除租房子、吃饭等之外,根本养活不了自己,因此拒绝了这些公司抛出的橄榄枝。
“就业压力的确挺大的,如果家里不能帮忙,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的确是太难了,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至今还未就业。”某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应届毕业生高薇(化名)说。
高薇所在的班级共有38名同学,最新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38名同学当中,有10名同学已经就业,占班级总人数的26.32%;尚未就业的同学有28名,占班级总人数的73.68%。从已经就业的情况看,多数是与所学专业有关。另外,包括高薇在内的5名同学表示将参加公务员考试,有4名同学有考研意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印证了今年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报告指出,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增加,3月份毕业生开始进入春季招聘市场,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幅高达143.25%。综合来看,在疫情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郭佳(化名)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经济专业,今年3月,郭佳进入到了一家理财培训公司工作。“我们班有40名同学,其中有7、8人选择了考研,其他人现在差不多都已经有工作了。”郭佳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就业的确面临压力。所以我们班同学在微信群里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先找一份工作干着,等形势稳定了,自己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再找机会选择更好的工作岗位。”
郭佳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一切都要从零做起。除了极少一部分人之外,指望一出校门就能找到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恐怕并不现实,找工作还是应该现实一些。
在屡次碰壁之后,于洪听从了上届学长的建议,选择参与国家西部计划。“根据学长的经验,参与西部计划是一年一签,主要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但并非公务员。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会被保留,回来之后,同等条件下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是考研等,存在优先录取的机会。”据于洪介绍。
在于洪看来,自己的这种选择,算是暂缓就业一年,避过今年就业压力高峰。等到2021年,再视具体情况而定。
“慢就业”现象凸显
这种不急着找工作,而是四处游历或去支教,被业内视为“慢就业”,今年以来,该现象较为突出。
近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发布的“2020年上海大学生就业情况”显示,34%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其中90.4%选择继续深造后就业,9.6%选择暂缓就业(间隔一段时期再就业)。
今年年初刚刚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商科专业留学回国的张东也选择了“慢就业”。在家长的引导下,他报名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培训班,准备学习考证后再就业。“回国之后也投递过不少简历,亲朋也推荐过不少工作,但是没有很理想的。家长和我都希望向金融行业发展,所以选择参加金融培训班的集中训练。”
那么,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逃避现实还是厚积薄发呢?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有不同的看法。“由于就业率和各大高校就业情况挂钩,我们国家把大学生毕业时间作为就业率的计算节点,可能有些过于急躁。实际上,从大学生毕业半年或一年后计算就业率,可能更为合适,更能真实反映就业情况。”
但是,也不能凭借“慢就业”的心态自我逃避,应要积极面对。在长春财经学院就业处处长耿子健看来,一些学生找工作困难重重,从某种程度而言,并非完全是客观因素影响的,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现阶段,一些学生存在“慢就业心态”,眼高手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找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外,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采访时获悉,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校签订学生就业统计不能弄虚作假的保证书。但是随之又口头传达通知,要求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不能低于去年。
“要求今年的就业率不能低于去年,完全是视疫情于不顾了,滑天下之大稽。不低于去年的就业率,不搞虚假就业,不签订假的就业协议是不可能达到去年就业率水平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有资深教育从业者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
高校多措并举促就业
实际上,高校普遍还是在为大学生创造就业条件而积极行动。湖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蒋利平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疫情之下,学校举行不少线上招聘会,与此同时,与当地开发区联动,加大招聘的岗位供给。“2月以来,湖南科技大学举办了8场线上招聘会,提供了超过10万个岗位。今年6月,我校首次线下双选会举行,吸引了160家单位来校揽才,共有353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截至目前我校就业率在65%左右,应该略高于高校平均水平。”
“针对今年疫情影响,我们引导应届毕业生调整心态、脚踏实地,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战略。同时,学校也及时调整就业指导策略,开展‘慧就业,汇创业’系列线上促就业活动,为企业和学生搭建线上招聘,求职平台,有意识地指导应届毕业生在线上学习如何制作出能够打动用人单位的简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面试指导。从目前的反馈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耿子健说。
优秀学生仍是“抢手货”
大学读书期间,王亮(化名)就开始自主创业经营着一家旅游公司。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旅游行业首当其冲,王亮的创业项目因为亏损而不得不终止。
前段时间,王亮在经历了认真思考之后,决定暂缓创业,选择应聘到了一家国内知名的大公司做管培生。“当时有近百人竞争这一个职位,因为我有在大学期间的创业经历,使得负责招聘的HR对我青睐有加,最终如愿进入这家公司。”王亮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自己未来2、3年都打算在这家大公司学习和锻炼,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但是以后肯定还是要考虑创业,感觉创业更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是否容易,最主要还是与个人因素有关。就现阶段而言,学历肯定还是找工作的第一要素,是敲门砖;第二要素则是个人经历,而这主要依靠学生时代的积累。”王亮说,“就我个人而言,感觉找工作并不困难。实际上,我有几个可选择的工作,最终选择了这家国内知名大公司,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工作更适合我,更有助于未来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王东东(化名)实习经验很多,并提前拿到合适的“Offer(录用通知)”,没有受到疫情影响。“我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逐渐开始加入秋招大军了,通过公司网站、求职公众号等方式投了很多简历,并且比较幸运,在今年1月初就拿到Offer,顺利进入一家金融机构,没有受到疫情太多影响。”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有相关实习经历、求职目标明确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是毕业生获得“Offer”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生表示,面试技巧高、专业就业前景好和名校毕业也是成功获得“Offer”的加分项。
另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仍然是众多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城市。
对此,耿子健认为,没有必要“千军万马一起过独木桥”,远走他乡不如建设家乡,北上广深虽然发展机会多,但是并不意味着其他二三线城市就没有发展机会。现在很多二线城市的发展同样不可小觑,而且有着非常好的人才引进政策,这样的城市也应该成为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重点留意的区域。
考研不宜临阵磨枪
高波(化名)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人力资源专业,经历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之后,高波现阶段最希望的就是找到一份能够令自己和家人满意的工作,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愿。
“在国内的几家大型招聘网站上找到了一些招聘信息,也投出去一些个人简历,但却都是石沉大海,至今都没有回音。”高波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网络上也了解到今年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所以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准备先尝试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规划师等证书,为日后找工作增加一份砝码。另外,为了避开今明两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高峰,也在和家里人商量准备考研,这或许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根据我们的了解,因为现阶段面临就业压力而打算考研的应届毕业生还是非常小众的,并不具有代表性。”东北某高校教师张丹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际上学生在考取大学之后,很多家长和学生就已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规划。我们接触过很多学生在大一时就已经有了考研计划,并已经为此提前做好准备,这部分学生在大三时已经参加了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一些没能如期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的确在现阶段有继续努力考研的计划。”
但是对于那些原本就没有考研计划、只是为了避开现阶段的就业压力而打算考研的学生而言,这可能并非是好的选择。一方面,这些学生在此前并没有为考研而进行积累,现在临时决定考研,从成功率的角度看似乎就要小很多。另外,即便如愿考研成功,将来同样还会面临就业压力。
重新定义一份“好”工作
科锐国际(300662,股吧)是A股首家人力资源上市公司,有着多年大学生群体就业帮扶经验。公司市场总监刘萌萌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今年的疫情的确影响了不少企业的招聘岗位供给,但并非所有行业都在缩小招聘规模。“据我们观察,在线教育、医疗医药类、视频类、游戏类企业的多个岗位需求都在增加。同时,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方向招聘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从企业需求端来看,应届大学生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对于岗位要求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不匹配。此外,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总数逐年走高,但从就业意愿看,热门城市、热门企业依然是首选,对于中小企业,或西部等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岗位则热情不足,定义一份‘好’工作的标准相对单一,造成较长时间的就业空窗。”刘萌萌认为,对于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政策引导、高校前置化专业设置及就业指导,专业化机构助力,大学生求职心态转变等多管齐下。
“‘360行,行行出状元’,后期能否在激烈的职场竞争当中胜出,更多还是要看个人的努力和机遇。”软件开发企业天鸿科技总经理关鸿说。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相关知识
疫情下的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凸显 优秀学生仍抢手
2020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部分高校公开向校友求助
二季度全国外出农民工接近同期,毕业生就业压力仍存
特别就业季:硕士到58到家当保姆 为毕业生打开就业新思路
统计局:9月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减轻 就业形势趋好
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如何就业 看湖北省教育厅权威解读
两部门联手促就业 “百日招聘”在线“呼唤”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这些举措助你就业
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兴趣为高薪让路 稳定务实成主旋律
湖北省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可将户口、档案在校保留两年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2872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6016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5980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418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3935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1998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0504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384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181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147